這個周末~台北天空陰沉沉的~一直擔心又會下雨
又不想浪費了這麼涼爽又舒適的氣溫~
所以決定往南走~於是我們去了內灣(遊記依然難產中~先寫吃的比較重要XD)
在內灣老街買了幾顆客家媽媽自己作的老梅干菜和梅干菜
梅干菜跟老梅干菜是不一樣的
梅干菜通常拿來做蒸絞肉餅~獅子頭~肉丸之類
老梅干菜是濕的~顏色很黑
做梅干扣肉一定要用老梅干菜才會香
現場問了客家阿媽梅干扣肉怎麼做~回家憑著印象趕緊演練一遍
真的是很簡單~又香~又下飯啊!!
梅干扣肉
豬五花肉~~~對斤兩沒概念~我買了200元的分量
梅干菜~~兩顆
蒜頭5顆 薑片少許
調味料
醬油 冰糖(2T) 米酒 五香粉 白胡椒粉 八角三粒
老梅干菜先拆開將葉片攤開仔細的清洗(一定要仔細清洗會洗出很多砂子喔!)
洗好以後切碎備用
接著五花肉洗淨切成適當大小
一般的梅干扣肉的五花肉都是切成片狀的
因為我這次買到的五花肉是條狀的~所以我就直接切成五花肉塊
起油鍋~爆香蒜頭~薑片~放入豬五花肉翻炒
肉塊邊緣呈現黃金色澤時加入冰糖~繼續炒到冰糖溶化
冰糖溶化後加入醬油~米酒~五香粉~白胡椒粉
翻炒均勻後~放入梅干菜~水~八角
醬油跟水分的分量我實在不會形容~邊調味可以自己試一下鹹淡
第一次加入醬油大約是蓋到一半肉的分量
水份則是加到剛好醃到梅干菜和五花肉~梅干菜燉過還會釋放出鹹味
所以加入水份要開始燉時嚐起來應該是有鹹但偏淡的鹹度
我這回使用悶燒鍋(現在瓦斯貴得離譜啊)
第一次送入悶燒鍋約一個小時後拿出來再加熱至沸騰再悶一個小時
然後倒出來放砂鍋裏~我又送進電鍋(外鍋一杯半)再燉一次
這樣就大功告成啦!!五花肉入味軟嫩不死鹹~梅干菜既香又下飯啊˙
自己煮的梅干扣肉香氣十足不輸客家庄賣的喔~
我想跟客家阿媽親手做的老梅干菜應該有很大的關係!
買8顆老梅干菜才50元~~這樣煮一鍋成本便宜又安心好吃啊!!!